<dl id="xtd55"><delect id="xtd55"></delect></dl>
<noframes id="xtd55"><dl id="xtd55"><font id="xtd55"></font></dl>
<dl id="xtd55"><delect id="xtd55"></delect></dl>
<dl id="xtd55"></dl><video id="xtd55"></video>
<noframes id="xtd55">
<dl id="xtd55"></dl>
<video id="xtd55"></video>
<dl id="xtd55"><delect id="xtd55"></delect></dl>
<video id="xtd55"><delect id="xtd55"></delect></video>
<video id="xtd55"></video>
<dl id="xtd55"></dl>
<dl id="xtd55"><delect id="xtd55"><meter id="xtd55"></meter></delect></dl><dl id="xtd55"></dl><dl id="xtd55"></dl><video id="xtd55"></video><video id="xtd55"></video>
<dl id="xtd55"></dl>
<video id="xtd55"></video>
<video id="xtd55"><output id="xtd55"></output></video>
<dl id="xtd55"></dl>
<dl id="xtd55"><output id="xtd55"></output></dl>
<video id="xtd55"></video><dl id="xtd55"></dl>
<dl id="xtd55"><output id="xtd55"><font id="xtd55"></font></output></dl>
<dl id="xtd55"></dl>
索引號 001008003004012/2022-223304 主題分類 其他
文號 瑞人社〔2022〕53號 發布機構 市人力社保局
成文日期 2022-07-13 有效性 有效
統一編號 CRAD13-2022-0001 ? ?
關于印發《瑞安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管理辦法》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2-07-13 16:53:25瀏覽次數: 來源:瑞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字體:[ ]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五年規劃》,深入實施“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大技能人才培養支持力度,規范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申領管理,特制定《瑞安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訓補貼管理辦法》,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瑞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2年712

(此件公開發布)

瑞安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管理辦法

 

為貫徹落實《“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五年規劃》,深入實施“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持續推進我市“十萬工匠培育工程”,根據《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4部門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印發“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的通知》(浙人社發〔2022〕4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19〕117號)、《浙江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浙財社〔2019〕40號)、《關于印發<瑞安市支持就業創業工作的若干 政策意見>的通知》(瑞人社發〔2020114號)要求和部省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申領管理,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培訓補貼項目

培訓補貼項目包括職業資格培訓、項目制培訓、崗前技能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以師帶徒培訓、創業培訓。

(一)職業資格培訓

職業資格培訓是指以獲取職業資格證書(技能人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能力證書,下同)為主要補貼依據的培訓。

1.補貼標準。技能人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別按證書類型和等級給予補貼:初級工(五級)1000元/人,中級工(四級)1500元/人,高級工(三級)2000元/人,技師(二級)2500元/人,高技技師(一級)3500元/人;專項能力初級證書、高級證書分別按600元/人、800元/人給予補貼,以上培訓補貼標準均含鑒定費(詳見附件1:瑞安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目錄,以下簡稱“補貼目錄”)。屬于緊缺職業(工種)目錄范圍內的技能人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證書核發時點為準),補貼標準在補貼目錄規定的補貼標準基礎上上浮50%,緊缺職業(工種)目錄由市人力社保局公布。

2.補貼對象及申領程序

1)個人。個人一般應在職業培訓機構參加培訓并通過評價取得補貼目錄內職業資格證書且具備以下條件之一。①參加我市失業保險且培訓開班備案時、申請補貼時仍參保繳費的企業職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和勞務派遣人員可參照適用);尚未就業創業但具有市戶籍或在市常住并辦有居住證或在市辦理失業登記的城鄉勞動者;③在我市就業創業的其他城鄉勞動者(需提供相關證明);④在就讀以及瑞安生源在外地就讀的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含全日制普通高校、高職院校和技工院校高級工班以上畢業生,下同)。

其申領程序為:①機構代為申報。個人在職業培訓機構參加培訓并取得補貼目錄內職業資格證書的,由職業培訓機構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補助學員花名冊》、職業資格證書發證名冊、社會保障·市民卡信息(已激活金融借記功能,可共享獲取,下同)等材料,統一向開班備案地人力社保部門代為申請補貼,人力社保部門按職業資格證書信息將補貼發放至符合條件人員的社會保障·市民卡金融賬戶。②個人直接申領。我市符合補貼條件的個人通過自學途徑取得補貼目錄內職業資格證書的,按補貼目錄內標準(屬于緊缺工種的按規定上?。┑?/span>50%給予補貼,由個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個人)》、職業資格培訓申報表(自學取證)、溫州市社會保障·市民卡信息等材料,向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2)企業。組織本企業職工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或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企業,按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人數、等級和補貼目錄內標準(屬于緊缺工種的按規定上?。┲苯友a貼企業,不再發放個人培訓補貼。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職業資格證書發證名冊、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參保名冊等材料,向失業保險繳費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3)院校。組織本校畢業學年學生(畢業學年指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內,須提供學籍證明,下同)通過培訓評價取得補貼目錄內職業資格證書的,按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人數、等級和補貼目錄內標準(屬于緊缺工種的按規定上?。┑?0%補貼普通高等院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不再發放個人補貼。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開班申報表》《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學籍證明、職業資格證書發證名冊等材料,向開班備案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二)項目制培訓

項目制培訓是指除國家職業資格、專項能力、已備案登記的職業技能等級外的國家職業目錄分類大典中設立的職業(工種)且以培訓合格證書為主要補貼依據的培訓。項目制培訓的范圍項目名稱一般按國家職業目錄分類大典中的技能細類名稱進行規范。項目制培訓一般由企業、行業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組織實施,行業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組織實施的,可委托項目制培訓承辦機構具體承辦培訓。

1.補貼標準。項目制培訓按每人每課時25元、不超過2000元進行補貼;其中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補貼500元/人、復審培訓補貼100元/人;退役軍人、殘疾人、農創客等列入補貼的培訓內容范圍由市退役軍人、市殘聯、市農業農村等部門會商市財政和市人力社保部門確定,并制定相關培訓計劃方案。項目制培訓直接補貼培訓承辦主體。

2.補貼對象及申領程序

1)企業。經失業保險繳費地人力社保部門備案,對本企業職工開展項目制培訓的規模以上企業、當地政府確定的重點產業所列企業和相關特定企業。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簽到表、培訓合格證書發證名冊、培訓授課視頻(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2分鐘,下同)等材料,向失業保險繳費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2)機構。受行業主管部門委托承辦項目制培訓的培訓機構。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簽到表、培訓合格證書發證名冊、培訓授課視頻等材料,向委托其開展項目制培訓的行業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申領補貼。

3)院校。組織本校畢業學年學生、市區各類城鄉勞動者參加項目制培訓的高等院校。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簽到表、培訓合格證書發證名冊、培訓授課視頻等材料,向開班備案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三)崗前技能培訓

1.企業崗前技能培訓。在我市依法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對新錄用員工且在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12個月內,根據企業崗位實際,主要圍繞崗位履職必需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安全操作技術、企業文化等,開展崗前技能培訓并考核合格,培訓總課時不少于8課時(1天)的,按200元/人的標準補貼企業。

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開班申報表》《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簽到表、身份證復印件、培訓合格證書發證名冊等材料,向失業保險繳費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2.家政服務人員崗前培訓。具備資質的培訓機構對家政從業人員,按照崗位實際開展針對性培訓,主要圍繞崗位履職必需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安全操作、基本法律知識等內容開展培訓并考核合格,培訓總課時不少于8課時(1天)的,按200元/人的標準補貼機構。

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開班申報表》《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簽到表、身份證復印件、培訓合格證書發證名冊等材料,向開班備案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四)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

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是指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培養模式,由企業與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企業培訓中心等培訓機構采取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等模式共同培養學徒,培養對象分為職工學徒和學生學徒。對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企業按學徒類型進行補貼。職工學徒每人每年實際培訓費低于4000元的,按實補貼;每人每年實際培訓費高于4000元的,按照實際培訓費的60%和4000元比較,按就高補貼,最高不超過6000元。取得培訓合格證書的按上述補貼標準的50%支付,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按補貼標準支付。學生學徒補貼金額按學徒月實習津貼標準確定,每人每年的補貼標準不高于3000元,培訓后企業未與實習學徒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不予補貼。

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職業資格證書編號(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提供培訓合格證書復印件)、培訓授課視頻、培訓機構出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企業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等材料。其中,屬于學生學徒的,應提供企業支付給學生的全部津貼憑證,與實習企業簽訂的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和參加社會保險登記證明。向失業保險繳費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五)以師帶徒培訓

以師帶徒培訓是指縣級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不含依托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建立的工作室,以下簡稱“大師工作室”)結合工作室職業項目工種面向本企業或本行業開展以師帶徒培訓,按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人數和補貼目錄內標準(屬于緊缺工種的按規定上?。┭a貼大師工作室。以師帶徒培訓每期帶徒人數一般不超過20人,每年不超過4期。

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培訓(帶徒)計劃備案表、帶徒協議書(包括帶徒內容、人數、期限、目標、師徒權責等內容)、職業資格證書發證名冊等材料,由大師工作室所在單位向失業保險繳費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六)創業培訓

創業培訓是指面向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以下簡稱“兩后生”)、在高校學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以上學生)、在就讀以及瑞安生源在外地就讀的畢業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鄉村創業致富帶頭人、下崗失業人員、轉崗職工、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退役軍人等各類城鄉勞動者的創業能力提升培訓。包括SYB(創辦你的企業)培訓、IYB(改善你的企業)培訓(主要針對已經領取營業執照的創業者)、網上創業培訓、“互聯網+”創業培訓、“8+X”模擬公司創業實訓或經市人力社保部門確定的創業培訓創新試點項目等,培訓學員當年度只可報名參加其中一項創業培訓,培訓合格學員不可再重復報名參訓,一般每班不超過50人。創業培訓直接補貼開展創業培訓的創業培訓實施機構,培訓對象免費參加培訓。參加SYB、IYB培訓取得合格證書,6個月內在瑞安實現創業就業的,按1000元/人標準給予補貼;參加網上創業培訓、“互聯網+”創業培訓、“8+X”模擬公司創業實訓取得合格證書,6個月內在瑞安實現創業就業的,按1500元/人標準給予補貼。培訓后實現創業就業分為創辦企業和自謀職業兩種形式;前者要在市場監管管理部門辦理企業注冊登記,后者是指在市場監管管理部門辦理個體營業執照或在社區舉辦非正規就業組織(提供證明并以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為依據,不限險種)。未實現創業就業的,按上述標準70%給予補貼。創業培訓實行考培分離,由備案地人社部門組織督導開展創業考評工作。

其申領程序為:提交《瑞安市職業培訓開班申報表》《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身份證明材料復印件、簽到表、培訓合格證書發證名冊、培訓授課視頻等材料,向開班備案地人力社保部門申領補貼。

二、補貼審核撥付

(一)材料受理。人力社保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接到申請對象的補貼申請材料時,應對其申請材料的完整性進行初審。

(二)審核公示。受理補貼申請的人力社保部門、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初審復核,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對能依托信息管理平臺、信息共享或業務協同獲得的個人及單位信息、資料的,直接審核,不再要求申請人報送紙質材料。審核通過后,在部門官網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公示內容包括:享受各項補貼的單位名稱或人員名單(包括享受各項補貼的單位名稱、補貼人數、補貼標準及具體金額等)。

(三)異議處理。公示期間有異議的,由受理單位進行復核。經復核,異議成立的,取消其補貼資格;異議不成立的,按規定支付補貼,并將復核結果告知異議提出人。

(四)補貼撥付。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或經復核異議不成立的,由受理單位按程序撥付補貼資金。其中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受理的項目制培訓,由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憑《瑞安市項目制培訓資金申請表》及收款收據向同級人力社保部門申請撥付資金至其單位賬戶,再由行業主管部門轉撥補貼資金給申請對象。

三、培訓監督管理

(一)備登記度。企業、大師工作室、高等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項目制培訓承辦機構、創業培訓機構等培訓主體(以下簡稱“培訓主體”)應按規定開展培訓,培訓實行“先備案、后開班”制度,培訓主體一般應在培訓班開班前5日(家政服務人員崗前培訓可靈活備案)將《瑞安市職業技能培訓開班備案表》、課程安排、學員名冊,通過浙江省職業能力一體化平臺上報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門或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備案;培訓主體應嚴格按照備案的培訓計劃安排組織培訓,培訓計劃如有調整的,應及時向備案部門報備,規范辦班管理,保證培訓質量。我市符合補貼條件的個人通過自學途徑取得補貼目錄內職業資格證書的,應按規定在考試5日將《職業資格培訓申報表(自學取證)》、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提交到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門或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備案登記。無特殊情況未備案的,不予安排職業資格鑒定認定或考核,不得享受培訓補貼。

(二)培訓機構管理。我市人力社保部門審核批準或項目備案的職業培訓機構,在瑞安市范圍內向社會開展職業資格培訓、項目制培訓(高等院校)、創業培訓的招生培訓活動前,應按規定提前向我市人力社保部門報備,并明確培訓工種、培訓對象、招生計劃、收費情況、師資情況、培訓課程等內容。培訓一般應在職業培訓機構原經審批或備案登記的培訓場所內開展,因特殊情況借用其他場所開展培訓的,應經開班備案地人社部門同意??鐓^域開展招生培訓的,需經培訓機構原管轄地人力社保部門同意,再向招生培訓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門申請開班備案,并接受備案地人力社保部門監督。對瑞安市域范圍內可開展的評價工種,原則上均需在市域內參加職業資格鑒定或技能等級認定(引進市域外的省級第三方社會培訓評價機構應經備案地人力社保部門同意,并報溫州人力社保行政部門備案)。培訓結束后,委托第三方社會評價機構開展技能等級認定的,由開班備案地人力社保部門出具“開班備案證明”。培訓主體應健全培訓管理制度,注重保存培訓授課視頻,建立培訓臺賬,臺賬保存期至少為五年,確??勺匪?,并接受各級人力社保部門及其委托的第三方監管機構檢查監督。職業技能培訓業務具體承辦機構,不可將培訓業務轉包第三方,一經發現存在轉包情況,按職業培訓監管有關規定處理。

(三)培訓資金渠道。瑞安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資金(以下簡稱“培訓資金)要統籌利用就業補助資金、失業保險基金和已有職業培訓資金(含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結余資金)。職業培訓補貼優先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結余資金列支,專賬資金無結余的,職業培訓補貼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我市企業的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崗前技能培訓、項目制培訓和新型學徒制補貼由企業失業保險繳費地的培訓資金列支;家政服務人員崗前培訓補貼和創業培訓補貼由培訓開班備案地的培訓資金列支;以師帶徒培訓補貼由大師工作室所依托單位失業保險繳費地的培訓資金列支;有關行業珠光部門、中職及高等院校組織的項目制培訓補貼由培訓開班備案地的培訓資金列支。

四、工作要求

(一)突出培訓重點。各地應做好地方技能人才隊伍發展與《“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的對接,圍繞“浙派工匠”民生實事和“十萬工匠培育工程”,立足我市產業和民生發展需要,深入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一要圍繞“提高技能人才占比”目標,突出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培訓評價認定,以開展職業資格培訓為主體,積極引導勞動者完成職業技能培訓后參加職業技能評價。二要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聯動發揮行業部門職責,對青年、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轉移勞動力、婦女、失業人員、殘疾人等群體做好專項技能培訓,提升就業創業競爭力。結合“一老一小”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打造“一縣一品牌”“一鄉一特色”等技能人才培育新格局,不斷開發一批適應經濟發展和技能需求的專項能力或項目制培訓。三要加強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大力培養先進制造業技術工人,著力開展服務實體經濟和現代服務業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全民數字技能培訓和新業態從業人員培訓。

(二)抓好工作落實。各地人力社保部門要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提高勞動者素質、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作為技能增收助力“擴中”“提低”高質量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確?!敖鹚{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甌越工匠培育工程有效開展。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培訓資金監管,做到??顚S?、專賬核算。各地人力社保部門要依托浙江省職業能力一體化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加強與經信、教育、商務、應急管理、農業農村、交通運輸、退役軍人、婦聯、殘聯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及時匯總培訓人員信息和數據,實現一網比對、一網歸集、一網統計。

(三)規范資金使用。財政、人力社保部門要嚴格資金使用范圍,對補貼項目之間有重復的,堅決杜絕重復培訓、多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實行實名制管理,以參加培訓人員的身份證信息或瑞安市社會保障·市民卡信息進行培訓報名注冊,培訓補貼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同一職業(工種)同一等級不得重復享受(已申領技能提升補貼的不得申請)。對組織項目制培訓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和“誰培訓、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做好資金劃撥和培訓管理。行業主管部門應依據年度培訓計劃任務數向同級財政、人力社保部門提交年度培訓預算資金。年底前,行業主管部門應將培訓人數、補貼金額匯總統計后報同級人力社保部門。經信、教育、商務、應急管理、農業農村、交通運輸、退役軍人、婦聯、殘聯等市級行業主管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對各自牽頭實施的培訓補貼制定具體實施細則,規范經辦流程。

(四)加強監督檢查。人力社保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培訓質量的監督管理,對培訓班的日常監管,由受理備案的部門牽頭負責,其他相關單位應給予積極配合。各地要積極探索引入第三方監管機構開展培訓質量監管,培訓主體弄虛作假騙取培訓補貼資金的,由培訓主管單位追回其非法所得,對以虛假培訓等套取、騙取資金的行為,要依法依紀予以嚴懲。財政、人力社保部門要將專賬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列入內部監督檢查重點范圍,并自覺接受和主動配合紀委監委、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

五、其他事項

(一)本辦法中的培訓對象原則上應在法定勞動年齡段內,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女性年齡放寬至55周歲,對確有就業能力和培訓需求、未按月領取城鎮職工養老金的我市戶籍人員(不設年齡上限)可納入補貼對象;其他參加項目制培訓的政府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確需放寬年齡的,由市行業主管部門商市人力社保部門另行確定。培訓對象的身份認定以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其補貼發放條件時的身份為準。參加培訓時符合申領條件但審核補貼發放時不符合條件的人員,不得申領相應補貼。

(二)本辦法所稱補貼目錄內職業資格證書是指《瑞安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目錄》職業項目(工種)內我市、溫州市級人力社保部門核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浙江省級人力社保部門核發的技能人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我市企業、院校及其他第三方社會評價機構核發并經浙江省省級、溫州市級及我市人力社保部門備案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三)本辦法所稱高等院校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技師學院。職業培訓機構是指經我市人力社保部門審批或備案的高等院校、中職院校、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創業培訓實施機構。項目制培訓承辦機構包括:職業培訓機構、經人力社保部門認定具備培訓能力和經營項目的專業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行業主管部門認定具備培訓能力和經營項目的其他培訓機構。創業培訓實施機構是日常開展創業培訓的實體機構,包括經人力社保部門審批的具備創業培訓項目資質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具備培訓條件、愿意承擔創業培訓工作且經人力社保部門備案的普通高校、職業(技工)院校、市級以上科創孵化基地等實體。

(四)本辦法中用工企業為勞務派遣員工開展培訓的可享受職業培訓補貼,應在人員名單中填寫勞務派遣公司名稱并上傳勞動合同,同時提供并上傳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公司資質證明(加蓋公章)、勞務派遣人員工資轉賬記錄(加蓋公章)。勞務派遣企業為本企業工作的員工(未派遣到用工單位)申請職業培訓補貼的,應提供承諾函。

)本辦法適用于20221月1日以后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合格證書的補貼對象,補貼對象應在證書核發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本辦法自2022年7月1日起實施2022年1-6月按原政策執行,有效期至2024年6月30日止,瑞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此前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本辦法有效期內如因國家和上級有關部門政策調整的,按國家和上級政策規定執行。

 

附件:1.瑞安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目錄

2.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參考目錄

3.項目制培訓工作流程

4.培訓合格證書發證名冊

5.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單位)

6.瑞安市職業培訓補貼申請表(個人)

7.瑞安市職業培訓開班申報表

8.瑞安市職業培訓學員花名冊

9.職業資格培訓申報表(自學取證)

                       附件1-9.docx

【返回頂部】【打印本稿】【關閉本頁】
0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