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
瑞安市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的力量”系列專題活動 |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瑞安市博物館立足本職工作,充分利用本館館藏、數字化成果、社會力量等資源,積極開展一系列展覽活動,首發AR創意立體書,活動首日吸引了近百名觀眾前來現場。 一是舉辦“征集文物藏品展”。此次展出各類征集文物有150余件,展期至7月18日,文物材質分為書畫、陶瓷、家具、金屬器、石碑石刻、古籍、雜項等,年代從戰國到近現代,充分展示了近十年來的文物征集工作成果。目前,瑞安市博物館共征集到文物1629件/套,其中書畫310件/套,陶瓷、金屬器、錢幣、石碑石刻、雜項等共1237件/套,古籍82件/套。 二是舉辦“文化基因解碼暨文化標識建設成果展”。本展覽集中展示了“藍夾纈”“玉海樓”“孫詒讓”“陳傅良、葉適、周行己與永嘉學派”等30個“文化基因”,內容涉及紅色地名、文明遺址、歷史遺跡、歷史文化名人、非遺技藝、文化教育、工貿發展、中醫藥文化、新農村建設等多個領域,從“文化元素簡介”、“核心基因提取”兩個角度,進行深入淺出地進行解碼展示。此外,還展出以“中國木活字印刷”為核心,從文旅、教育、文創、餐飲等多角度設計的10項文化標識建設概念性策劃案,帶領觀眾領略瑞安特色文化內涵和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 三是首發AR創意立體書、青少年AR繪本。首次推出AR立體書——《探秘瑞安》,用立體結構讓更多人認識瑞安、了解瑞安;推出青少年AR繪本《博物館里的瑞安·學習之旅》,以古代科學與技術、古代人文和歷史、古今繁華的商貿為切入點,用簡潔的文字、生動的插畫,寓教于樂地將知識傳達給每一位青少年。 四是開啟博物館的“夜間模式”。以5.18國際博物館日為契機,將開展10期博物館“夜開放”活動。以浙派古琴公益培訓班的形式,特邀浙派古琴非遺傳承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黃德源先生以及黃德源先生入室弟子林蔥蔥女士擔任導師,為傳統音樂和傳統文化愛好者提供最專業的古琴公益培訓。 |